第三百五十七章:要想富先修路_重返1985
笔趣阁 > 重返1985 > 第三百五十七章:要想富先修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五十七章:要想富先修路

  这个年过的,可把张翠娥给高兴坏了,不仅儿子带孙子孙女都回来,这下就连闺女也带着外孙女回来了,看着三个小家伙憨憨的小模样,简直太治愈了。

  李卫国也乐坏了,从李秋梅手里把方欣抱过来,听着外孙女甜甜的喊:外公,李卫国乐呵呵的给了个大大的红包。

  “来,外公给的红包,妈妈帮你存着,等你长大了再给你哈。”李秋梅很自觉的接过红包。

  李冬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:“你这人,小时候就最讨厌咱妈收你红包,结果现在却收闺女的红包。”

  众人不由一阵大笑。

  李秋梅狠狠瞪了李冬一眼:“不管,你找个做舅舅的也要给,来,欣欣给舅舅拜年。”

  李冬笑骂:“你这是明抢了啊。”

  “那是,外甥女不抢舅舅抢谁的。”李秋梅笑道。

  好在李冬早有准备,从怀里摸出一个大红包,交给方欣,这回方欣直接主动交给李秋梅了。

  “嗯,真乖。”李秋梅接过红包示威般的给了李冬一个得意的眼神。

  方圆这个时候也拿出两个红包分别递给李悦和李钰,当然,也都是秦思淼和江映月收着了。

  正说话间,二叔伯带着一群人来了,为首的竟然是襄城县的姚书记。

  “李总,新年好啊。”姚书记笑着拱了拱手。

  李冬虽然有些惊讶,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,也很客气的把人迎了进来。

  “新年好,姚书记辛苦了,还劳烦您跑一趟。”

  姚书记笑呵呵的道:“不辛苦,不辛苦,李总平时难得在家,我也只能趁着这个机会来了,还望李总不要见怪啊。”

  李冬知道这位肯定是想来拉投资的,不过说实话,他暂时还没有投资襄城的打算,襄城这边唯一好点的资源就是煤炭和钢铁,其他的企业完全没有竞争力,而现在国企还没有开始破产清算,政策上就没办法收购。

  至于合营完全就是扯淡,花了钱不说还给自己找个爹来恶心自己。

  李卫国也看出来了,姚书记这是找自己儿子有正事,他并不知道李冬现在的能量,在他看来县里的一把手已经是不得了的大官了,于是对李冬道。

  “冬子,你带姚书记去楼上参观一下好了。”

  姚书记赶紧道:“那就叨扰了。”

  李冬见状也只好带着姚书记上楼,李大河也跟了上来。

  李秋梅对此也是见怪不怪,在许都她就见识过李冬的能量,郑书记还亲自到医院去探望她,县里的一把手肯定没有郑书记官大。

  秦思淼则是完全不在意,别说是以前,就算是现在秦家靠边站了,安排个把县官还是轻而易举的。

  江映月之前管理冬正电器的时候也经常跟当地官员打交道,而且还都是大城市的官员,也并没有觉得姚书记有什么特别的。

  但是在亲戚们看来,当地一把手亲自来李家拜年,这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待遇,放在古代县官号称“百里侯”,也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存在。

  以前大家只知道李冬有钱,但是现在看来,这位可不仅仅只是有钱那么简单了。

  李冬装模作样的带着姚书记在楼上转了一圈,随后一行人来到了三楼阳台,望着四周的白茫茫的一片。

  姚书记感慨道:“三年前我刚到老屋村的时候,真没想到,这里能发展成得这么好。”

  一旁的李大河也是颇为感叹,老屋村之前是什么情况他可比姚书记清楚,三年前放眼望去村里还全都是土屋,还有的甚至住着茅草屋,而现在呢?全都盖了红砖瓦房,就连小洋楼都起了好几栋。

  以前杀猪都要留着过年,现在?想吃肉随时吃肉,这在三年前,他想都不敢想。

  李冬也会想起前世,父母在老家辛劳了一辈子,最终也没有走出这里,他在外打拼几十年,也仅仅只是贷款买了一套两居室,有的时候他甚至有种错觉,怕自己现在是在做梦,梦醒了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消失了。

  煽情过后,姚书记连忙把话题引入正规:“李总,现在老屋村已经建设得很好了,但是咱们襄城还是很落后啊,你看是不是也为襄城的经济建设出份力?”

  李冬心里暗笑,果然来了。

  “姚书记,不是我不想在襄城投资建设,主要是现在的时机未到,别的不说,就说这道路吧,光是运费成本都承担不起。”

  其实襄城跟很多内陆城市都有同样的问题,那就是交通不便,1989年国内连高速公路都没有,运输完全靠国道,然而国道的道路状况实在是太差,一百公里往往要跑上两三个小时,而且糟糕的路况也让货运车辆经常出现问题。

  沿海城市在这方面有着航运的优势,运输成本极低,而且沿线铁路交通网也比较发达,这也是上头下定决心要发展沿海城市的根本原因。

  要想富先修路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。

  姚书记还是有些不甘心:“这个运输成本,我们可以给与一定的税收减免作为补偿嘛。”

  李冬依旧摇头:“姚书记,这不是税收减免的问题,我在广州和深圳的工厂生产的都是电器,需要许多国外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,如果我把工厂搬到襄城,就必须将零部件也运到襄城,进行组装后在发往全国各地,这当中的成本增长会让工厂生产的产品毫无竞争力,很快工厂也会倒闭,不仅无法带动襄城的发展,反而会进一步增加襄城今后招商引资的难度。”

  这也是之前李冬拒绝郑书记、许书记的原因,历史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,李冬虽然有了一定的身家,却也没有自大到能够逆历史潮流的地步。

  “难道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?”姚书记失落的看着面前白茫茫的一片,喃喃道。

  李冬看向李大河:“那倒也未必,二叔伯,你跟姚书记汇报过咱们村工厂的情况吗?”

  李大河嘿嘿一笑:“这不是还没来得及嘛。”

  姚书记惊奇的看着李大河:“李乡长,你们村什么时候开办工厂了?我怎么不知道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